一诺千金,十载春秋。王玉荣放弃条件较好的教学环境,毅然陪同丈夫来到乡村小学,用她的智慧和经验为这里的孩子们播撒知识的甘露,用她的大爱呵护乡村困难家庭的孩子们健康成长,点亮了乡村教育的希望之光。
走进坐落在达茂旗大苏吉村的大苏吉小学,在这个寂静的小山村里,五星红旗显得分外耀眼,学校里一张张朴实纯真却写满幸福的笑脸天真平和,而撑起这一张张笑脸的是驻守在校园里的23名教师,其中最特别的就是全校孩子口中的“老师妈妈”——王玉荣。
达茂旗大苏吉小学是我市唯一一所乡村小学。2012年,王玉荣的丈夫张煊被任命为大苏吉小学的校长。来到这所贫穷偏远的乡村小学,张煊面临的是校舍破烂、教师短缺、生活条件差、留守儿童多等种种困难。当时是达茂旗百灵庙第二小学骨干名师的王玉荣,看到丈夫张煊因为学校的种种问题而焦头烂额,决定要和丈夫并肩作战,一同把学校办好。
(相关资料图)
回想起当年,王玉荣说,那时平房教室和宿舍年久失修四处漏风,一到冬天,雪花能从门缝里钻到宿舍。到了后半夜,生的火炉熄灭了,孩子们只能蜷缩在冰冷的被窝里,很多孩子手脚都被冻伤了。
回到家中,丈夫张煊时不时向妻子王玉荣说起学校的情况。同是老师的王玉荣心中焦急,她与丈夫一道经过多方申请,成功获得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支持,于2014年建起教学楼,2015年建起宿舍楼,学校的教学和住宿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
王玉荣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“教学无小事,育人更精心”。为此,她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教学方法,时刻关注新的教学理论,结合本校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因材施教,并通过教学观摩、相互听课交流、组织青年教师培训等,开展传帮带,提升教师教学水平,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、学会道理。
大苏吉小学的孩子有近75%是留守儿童。为了孩子健康成长,王玉荣经常邀请心理健康专家来为孩子们疏导心理。于是,在这些留守孩子的口中就有了一个亲切的称呼,那就是“老师妈妈”。
其实,王玉荣与大苏吉小学渊源远不止此。早在1985年,张煊的父亲张德仁就担任了大苏吉小学校长。24年后,张煊携妻子王玉荣再次回到大苏吉小学,一家两代人,对大苏吉小学饱含深情,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2022年4月,张煊由于积劳成疾,不幸英年早逝,离开了他热爱的学校和亲人。临终前,虽然他什么也没有来得及说,但王玉荣深知丈夫的牵挂。
张煊虽然离开了,但是,他的事业不会停。失去至亲的王玉荣说,她将继续默默耕耘,用她那无私的“母爱”,以校为家,教书育人,擎起知识的火炬,继续履行她曾经许下的承诺——照顾好需要帮助的孩子们。
(记者:张建芳;编辑:吴存德;校对:王振伟;审核:贾星慧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