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3支综合巡防力量
855支群防群治力量
(资料图片)
看他们如何
“巡”出城市安全感
“防”出群众满意度
今年以来,遂宁市公安机关按照“专群结合”原则,推动市委、市政府建立“党政统筹、公安主抓、社会参与”的巡逻防控新体系,全方位加强城乡社会治安巡逻防范,动态清剿社会治安风险隐患。
截至目前,全市新组建综合巡防力量63支810人,群防群治力量855支4250人,辖区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5.6%,街面突出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51%,有力地维护了遂宁的和谐稳定。
社会力量补充巡防
老百姓更踏实更安心
7月29日上午,在蓬溪县城区,看着街头巡逻的民警及巡防队员,居民周小涵说:“现在我们心里更踏实更安心了。”从今年7月开始,细心的居民发现,蓬溪县城区的大街小巷多了很多“红袖套”,“警灯”+“红袖套”的运行,让蓬溪的治安环境持续向好。
“公安和武警负责在县城区、党政机关、商业中心、医院等区域巡逻,提升见警率;‘红袖套’则主要由党政干部、社区干部、平安志愿者、网格员、民兵等组成,主要协助巡逻辖区内的重点区域,提升居民的幸福感。”蓬溪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副教导员薛宝金告诉记者,截至目前,蓬溪县共建立268支2940人的群防群治力量,进一步筑牢平安“防护墙”。
“在农村的每个村组,我们也组建了‘红袖套’巡逻队,基本上做到每村都有。”薛宝金介绍。
“能够参与社会治理,为全城百姓贡献一份力量,我很高兴。”蓬溪县赤城镇民兵应急连民兵李春雷笑着说。
综合巡防和群防群治
织密全市“安全网”
蓬溪县群防群治力量的建立,只是遂宁市深化巡防力量改革的一个缩影。今年以来,全市公安机关以市委常委会、市政府常务会、平安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会、专题会等多种形式研究巡逻防控工作,将其上升为党政工程,着力打破公安机关单打独斗壁垒。
“我们以专业力量为尖兵,以公安、武警为主力组建专业巡防队伍,根据季节变化、警情投诉等因素,动态规划重点区域、部位和线路,采取‘定点+网格+联勤联动+临时卡口’模式,在人员密集区域开展定点驻防和区域巡防,形成‘时时有警巡,处处见警灯’的高压震慑态势。”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遂宁还以综合执法为支点,组建了以退役军人、城管执法、交运、应急等部门街面执法力量为重点的综合巡防队伍63支810人,在开展行业治理、巡查执法、安全排查、要素管理的同时担负城乡社会治安巡防职责,在重点部位、区域开展联合巡防、值守。
同时,以群防力量为补充,遂宁建立以街道、村组为单位,以“红袖套”、民兵、治安积极分子、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保力量等社会力量为主的社区巡防队伍855支4250人,在辖区派出所统筹指导下,根据早晚高峰、重要节点,重点对居民小区、学校、医院、重要路口等开展全覆盖治安巡防。
7月以来,全市共出动警力11076人次,警车3273台次,组织群防群治力量23493人次,共发现安全隐患233处、整改233处,帮助群众630次,处置警情2619起,调解矛盾纠纷802起,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58人。
关键词: